



在第20个全国科普日到来之际,2023年9月20日下午,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联合主办的青少年科学教育发展交流活动在石景山首钢园成功举办。活动分为科学教育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和学术交流两部分,旨在加强科学教育研究基地建设,推动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
大会现场
今年4月28日,在北大附中第八届科技节暨北大附中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仪式上,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郭丛斌教授代表参加单位发起了共建“科学教育研究基地”的倡议。在本次交流活动启动仪式中,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沈洁,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宁琦为基地揭牌。
参会领导嘉宾为基地揭牌(图源:北京科协)
大会学术交流环节以“科教融合 培育英才”为主题,共同探讨我国科学教育工作的关键问题和解决对策。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北大附中党委副书记、校长,科学教育研究基地副主任马玉国作题为《中学科学教育实践——北大附中进行时》的主旨报告,分享了北大附中在科学教育体系建构、科创课程群建设、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高素质科学教师队伍建设、高校资源交流平台支撑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马玉国校长作主题报告(图源:北京科协)
马玉国校长指出,学校着力建设一支专业的科学教育团队,统筹分配科学教育资源,规划科学类贯通体系课程与活动,选拔拔尖创新人才参加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计划,着力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借助科学教育研究基地的力量,北大附中科学教育中心将持续引进北京市科协、北京大学等高校优质资源,同时将北大附中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科普化,助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北大附中高中部、初中部及分校参会干部教师合影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肩负着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树立科学研究志向的重要使命,对服务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北大附中作为“科学教育研究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继续承担起探索大中协同开展科学教育的重任,深化对基础学科科技创新后备人才选育的研究与实践,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为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筑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根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