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55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北大附中参与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地球与行星科学文化周暨第十七届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筹备活动”,我校地理学科长刘晶、地理教师高恺、李彤、郑田等参与了此次系列活动。此次活动一方面对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进行了动员,另一方面对培养地球科学拔尖创新人才进行了深入探讨。
4月20日,地理组高恺、李彤、郑田等教师参加了地球科学燕园论坛,与北大地空学院的教授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教师代表一起探讨了地球科学的发展方向以及中学阶段培育地球科学人才的思路。
北大地空学院张南副教授讲授地球与类地行星科学
4月21日,第二届地球与行星科学文化周开幕式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广场隆重举行。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部等相关单位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北京大学副校长朴世龙院士强调了地球与行星科学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地球与行星科学是认识地球形成和演化的自然科学,也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推进地球与行星科学普及,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是立德树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重要途径。金之钧院士作为本届国际地球科学奥赛委员会主席,对即将于8月举行的第十七届国际地球科学奥赛充满期待,相信这次竞赛将有效推动地球科学教育的发展。
开幕式上,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培军向北大附中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科普实践中心”铭牌,我校地理学科长刘晶老师代表学校领牌,北大附中正式成为地球与行星科学教学和科普的重要基地。
授牌仪式现场
李培军书记在授牌仪式上表示,教学实习基地和科普实践中心的建立,将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触地球与行星科学前沿知识、参与科学实践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到大学的前沿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地理组学科长刘晶表示:作为首批被授牌的教学实习基地,北大附中将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借助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优质资源,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球科学教育活动,探索培养地球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新路径。
北大地空学院张立飞院长与刘晶老师交流
地理组教师与北大地空学院部分领导合影
为探索地球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我校目前已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今年3月,地理组教师组织学生参加了“燕园元培杯”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在我校首次参赛缺少经验的情况下,朱子墨同学获一等奖、李奕岑同学获二等奖,冯鈺皓、王瑞来、马一心等同学获三等奖。本次竞赛激发了同学们对地球科学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同学们探索地球科学知识的广度与深度。
4月7日下午,北大地空学院党委书记李培军和副院长沈冰来到北大附中,与马玉国校长、秦蕾副校长、景志国副校长和刘晶学科长就如何更好地推进地球科学教育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并就8月份国际地学奥赛协调及地空学院与北大附中贯通开展地球科学教育进行了细致的沟通。
4月19日,北大地空学院杜江辉教授应邀为高一学生带来了《气候变化的科学、影响和应对》学术讲座,拓展了学生对地球科学前沿内容的认知,激发了部分学生对地球科学研究的兴趣。
未来,依托“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及北大地空学院科普实践中心”的优质资源,北大附中将持续深化与北京大学的合作,为有志于地球科学研究的学生搭建更广阔的成长平台。
北大附中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北大地空学院科普实践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