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谁?”、“我喜欢做什么?”、“我看重的是什么?”、“未来我打算做什么?”、“什么职业适合我?”……关于生涯的这些问题你是否思考过?
5月30日下午,2024北大附中生涯嘉年华活动在教学东、西楼之间举行。活动分为生涯游园会和生涯讲座两部分,游园活动以生动有趣的体验式活动促进同学们进行自我探索;生涯讲座尝试着帮助同学们思考高中学科学习、大学专业和未来职业之间的联系。
活动一:“葡萄熟了”
同学们在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选择与自己适配的描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代码,并将自己的类型填涂在展板上。
参与活动的同学们选择的职业兴趣类型
活动二:“心愿叮咚超市”
在心愿叮咚超市里,同学们“选购”自己最想要的“价值观商品”,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倾向。快来看看大家的选择吧!
参与活动的同学们选择的职业价值观类型
活动三:“天马行空”
假如唐僧穿越到现在,他能否胜任“老师”这个工作呢?同学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思考文学作品里的人物特质和某种职业之间的匹配度,初步尝试进行人职连接、人职匹配,并在这个过程中尝试打破一些固化思维的边界。
活动四:“环游世界”
“环游世界”是一个考察协作能力的体验项目,需要同学们组队参与,通过讨论规划“旅行线路”及肢体协作,让小小的网球沿着计划“环游世界”,实现团队目标。
活动五:“生涯小辩手”
“高考选科,应该按成绩选还是按兴趣选?” “高考填志愿,是优先考虑学校还是专业?” “选择职业时应该优先考虑个人兴趣还是市场需求?”……对于不同的生涯议题,每个人的答案大概各不相同吧。小辩手们畅所欲言的同时,拓宽了自己的视角,也与小伙伴交换了思考。
为了帮助同学们形成生涯规划的意识,了解生涯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本次活动专门邀请了生涯规划专家谢伟老师在下沉剧场举办了“用理性启动高中生涯探索之旅”专题讲座。
【人生的关键点】
谢老师指出,出生、接受教育和职业选择都是人生的关键点。职业选择将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生活质量,应充分考虑兴趣、能力和价值观,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无限游戏的智慧】
谢老师提出“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的概念,引导同学们可以从“有限游戏”切换到“无限游戏”的视角去看待高考、人际关系、生涯等多方面的问题。有限游戏是以取胜为目的,有明确的规则和起止点;无限游戏则以持续成长和进步为目标,没有固定的规则和终点。如果把体育比赛看作是无限游戏,那么就可以超越某次比赛的竞争与成败,更关注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自我提升,迎接挑战和困难。
【人生的三层次目标】
人生的长期目标是生涯“北极星目标”,关乎人生的意义与使命,应考虑兴趣、天赋和价值观。第二层次的目标是中期的高难度目标,需要在“心流”状态下攻克难关。第三层次的目标是短期的明确目标,需要依靠“专注”得以实现。
【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谢老师认为,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很重要的是区分泛化和非泛化。泛化类的内容应注重理解和应用,例如物理、数学;非泛化类的内容需要记忆,例如历史。同学们可以利用多种记忆术(例如“狮子学习法”)提高记忆效果。谢老师指出,不妨把无机化学当作文科去记忆式地学习,把地理当作理科去理解式地学习。此外,谢老师还提出运用番茄工作法等时间管理方法可以实现高效学习的目标。
讲座之后的提问环节
主讲专家和师生合影
Q1:你认为这次活动是否促进了你关于生涯规划的思考呢?
A1:这次活动的主题无疑是深刻的。我们的生涯规划会影响在大学选择专业、毕业后选择工作。我从这次活动中既收获了欢乐,也获得了对个人生涯规划的指引,让我对未来的路有了更明确的认识。(25届明德书院任俊卿)
A2:我认为这个活动的确能够对我有一定的启示。虽然它的作用可能没有学业那么重要,但是它对我理清关于未来的思考很有帮助。(26届正心书院胡嘉辰)
Q2:你认为游园活动哪个最有意思,或对你的帮助最大呢?
A1:我认为“心愿叮咚超市”的活动最有意思,也很有帮助,通过它我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平时生活中很难把很多条件放在一起去权衡,尤其是未来人生方向这种大事。(25届明德书院甘羽乔)
A2:我认为“天马行空”这个活动非常有趣。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甄嬛可以当健身教练”这样稀奇古怪的问题。它激发我去思考了关于未来我从没想过的一些东西。(25届弘毅书院乔博源)
Q3:你认为游园活动好的方面是什么?(匿名回答)
A1: 活动设计用心,能在职业选择中提供帮助,可以通过活动更好地认识自己。
A2: 确实提供了一次让学生认真思考自己的特质,以及考虑自己未来的机会。趣味性让本次嘉年华不会成为让人神经紧绷的测试,而是愉快积极的活动。
A3:有些游戏不错,比如心愿超市的贴纸真的太真实了!
A4:互动性很高。特别是环游世界,老好玩了!而且志愿者都非常热情!
A5:活动丰富有趣,类型多样,有引人深思之处(比如“生涯小辩手”的辩论)。
Q4:你认为生涯讲座对你有哪些启发或帮助?(匿名回答)
A1:给我们提供了找到人生目标和动力的很多方法。
A2:设立最终目标,再倒推回日常生活。以及对于何为泛化、非泛化的认知。
A3:以另一种角度看待人生和考试,挺有趣。
A4:关于无限游戏的概念和关于化学膜材料的研发,对我很有启发。
A5:给我提供了一种提升自己弱科的更合理的方法,获得了一些新的记忆方法。
A6:有很多没听过的学习方法,理论完备,介绍的核物理的例子也很感人很亲切。
本次的生涯嘉年华活动是学校开展生涯教育的探索和尝试,也收到了很多同学的建议与反馈,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思考如何体系化开展生涯教育工作,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探索世界、走向未来,也希望同学们把本次活动作为“寻星之旅”的起点,在生涯探索的旅程中,发现属于自己的那颗星,发现更加闪耀的自己。
活动志愿者和主创团队合影
【主办】
北大附中学生成长中心
【合作】
北森生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特别鸣谢】
北大附中校园管理中心
【志愿者团队】
①游园摊位志愿者
张舒垚 李文曦 王梓宁 曹凯轩
汪禹霖 张鹤卿 梁馨朵 王庭阳
朵兰娜 陈奕珲 黄伊萱 朱芸暄
林 乐 李家骐 史梓聪 周琳琳
李思媛 王 饶 王瑞来 吴为多
臧宏铭 余方涛 吕成意 袁志涛
王君陶 缪昕 白丝语 吴冠林 陈孟霖 李元执
② 生涯讲座志愿者
秦世康 胡嘉木 高翔 梁雨辰 王奕尧
文案 / 张硕钊 吕知行 曲小军老师 石诗雨老师
图片 / 钟天一 张思奇 陈家蕊 吕逸伦老师
审核 / 李燕秋老师 杨薏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