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5日—7月22日,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卓越未来”日本研学团参访日本幕张中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科学探索与友好交流之旅。本次活动不仅是北大附中与北大工学院共建的大中贯通课程——《魅力水下机器人》的拓展与延伸,同时也是中日两国中学生在2021年“亚洲青少年交流计划”课程学习交流的延续。
在这次研学活动中,附中师生与北大工学院的助教团队展示了“锦鲤机器鱼”,与幕张中学师生就此进行了深入交流。“锦鲤机器鱼”是工学院谢广明教授团队研发的一款新型仿生鱼,通过程序控制可实现其在水下的自由游动和实时控制,在此过程中还会出现真实锦鲤成群结队地跟随机器鱼游动的有趣现象。研学过程中,工学院的助教老师亲自为附中同学们进行讲授日本工业机器人制造领域的发展历史,同学们借此机会深入学习了机器人领域相关知识,学科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附中研学团师生参观日本现代产业科学馆
在东京都涩谷教育学园幕张中学,北大附中的同学们通过幻灯片讲解和实际操作演示,生动介绍了“锦鲤机器鱼”的内部结构、运行机理及其控制方式。同学们带来的“锦鲤机器鱼”,以中华锦鲤为原型,其硬件部分采用三关节舵机驱动,实现了灵活的游动姿态。软件方面则运用CPG(中央模式生成器)算法,模拟锦鲤自然的游泳动作,使机器人不仅外观逼真,而且运动流畅自然。幕张中学的同学们就“锦鲤机器鱼摆动的控制方式”、“锦鲤机器鱼在生态学领域的应用”等精彩问题进行了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附中同学们介绍“锦鲤”的操作原理
随后,本次活动迎来了最为瞩目的环节——附中同学们将“锦鲤机器鱼”放置于预先准备的水池中,现场展示其顺利在水中畅游的具体操作。幕张中学同学们纷纷前来观摩,对这一设计精妙、富有创意的科技展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附中同学邀请幕张学生控制操纵机器鱼,幕张同学迅速掌握操作技巧,并表示十分羡慕附中学子在中学阶段就能接触到前沿仿生机器人技术,希望自己未来也能有机会探索这一领域。
附中同学们为幕张中学同学讲解“锦鲤”的控制方法
随后幕张中学的同学展示了他们设计的可以进行物品发射的机器人车。中日两国中学生围绕机器人技术的新技术突破、实际应用前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
幕张中学同学们展示学生设计制作的机器人
活动最后,北大附中元培学院院长李静老师代表学校向幕张中学赠送了由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精心准备的礼物,以此见证本次中学生科学教育交流活动的圆满成功和中日两国青少年友谊的缔结。
附中向幕张中学赠送北大元培学院纪念品
附中研学团师生与幕张中学师生合影
北大附中始终致力于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素养、涵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全球胸怀。本次附中与工学院共同合作的研学交流活动,让“锦鲤机器鱼”游出未名湖,从“亚洲青少年交流计划”到“大中贯通课程”、再到前往日本幕张中学进行交流,不仅体现了北京大学与北大附中共建大中贯通课程的意义,更彰显了北京大学在科技创新前沿领域的风采。希望以此活动为契机,让机器鱼成为中日两国学生交流互鉴的桥梁,进一步推动两国青少年在科技创新的海洋中携手并进、共同成长,书写海洋科技与仿生机器人等领域新的发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