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9月25日,北大附中2024-2025学年“元培大讲坛”的首场讲座暨北大附中第27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成功举办,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周韧教授为北大附中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认识现代汉语,过好语文生活》的精彩讲座。北大附中语文学科长杨兵老师为本次讲座开场致辞。
杨兵老师作开场致词
周韧教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现代汉语”的定义与历史。他认为,“现代汉语”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汉语历史悠久,我们我们使用的现代汉语中也不乏文言成分。接着,他认为普通话在方言之中,又在方言之上。普通话是一种方言,也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对象,它在不断吸收着方言中的有用成分。同时,现代汉语的形成,也在不断吸收着外语中的合理元素。
周韧教授作讲座
而后,周韧教授通过我们当代生活中大量有趣的案例来呈现语言学习的意义。他列举了大连等城市的地铁使用多种语言报站,而每一种语言的先后顺序也体现着这个地区的语言使用情况。学好现代汉语,也可以帮助我们过好语文生活,这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比如我们给孩子取名字,就需要既讲求文艺和寓意,也不可忽略基本的公序良俗。而某一沙漠景区的标语“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而走红。
同学们认真聆听讲座
最后,周韧教授建议同学们“把握现代汉语的精髓”。他以“打扫卫生”和“恢复疲劳”是否是现代汉语中的规范表达作为例子,为同学们分析了现代汉语的特点。他从语义关系、音节多少、话题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为同学们推荐了吕叔湘先生的《语法修辞讲话》、《语文杂记》、《语文常谈》、《语文漫画》等著作。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就语言和文字的关系、“网络热梗”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影响等话题与周韧教授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
学生代表为周教授送上纪念品
参与活动师生合影
本次讲座是北大附中第27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重要活动。此外,北大附中还通过名著阅读读书会、“青春诗会”诗歌朗诵、“名字里的语文”探究等活动宣传、推广普通话。本学期,语文组还开设了《鲁迅作品研读》、《先秦诸子研读》、《<红楼梦>研读》、《中国古典诗词研读》、《文言文基础》等选修课来提高同学们学习语文、阅读文字的兴趣。
系列活动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