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请输入关键字
文化节同心逐梦,奥运情融通五洲——北大附中第二届国际文化节举行
来源:道尔顿学院 时间:2024-10-28

       山明水净夜来霜,银杏扇叶弯浅黄。在这收获的金秋时节,北大附中第二届国际文化节于2024年10月24日在北大附中隆重举办。本次国际文化节以“文化节同心逐梦,奥运情融通五洲”为主题,不仅展现了多元文化的交汇,更彰显了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文化融合与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刻联系。本次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示、名家演讲和互动环节展现了北大附中师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包容;通过奥林匹克精神将师生紧密相连,传递了合作、友谊、卓越的全球价值观。

       开幕式现场嘉宾云集,气氛热烈。中国复关及入世谈判首席谈判代表、前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2004年雅典奥运会10米气步枪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50米步枪三姿赛冠军杜丽,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10米气手枪冠军庞伟,2008年北京奥运会跳水男子三米板冠军何冲,耶鲁北京中心主任李恩祐,普林斯顿大学中国中心主任、刘瑾,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副部长周曼丽,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北大附中校长马玉国,北大附中党委书记王亚章,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明,党委副书记杨薏璇,副校长景志国、陈亮、秦蕾,校长助理栾斌、王冰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北大附中道尔顿学院学生云朵和张佳田主持。

       北大附中校长马玉国首先发表致辞,他指出,在当前这个全球深度融合的时代,世界对人才的要求早已超越了单一的学术成就。我们所处的时代呼唤的是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拥有全球格局、国际视野、同时兼具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始终致力于培养这样一批新时代的领军人物,他们不仅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热,还能带着深刻的家国情怀,在世界的潮流中坚定前行。本次文化节主题中的奥林匹克精神不仅仅是一种体育精神,它所承载的团结、拼搏与超越自我的理念,在全球化背景下尤为重要。我们希望通过国际文化节这一活动,让学生们在文化理解中汲取力量,树立更广阔的全球视野。马校长还回顾了学校多年来致力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努力,强调未来将继续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

       中国复关及入世谈判首席谈判代表、前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随后致辞。他首先以汽车产业为例,为现场的同学们讲解了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时,中国汽车市场面临的压力较大,中国车企力量相对薄弱、汽车关税高、壁垒多,大部分中国家庭很难负担起汽车的使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汽车产业逐步迈入高速发展通道。经过20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贸易市场、最大汽车制造和销售市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过3000万辆。加入世贸组织,使得中国汽车工业变的强大、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龙永图还以自己在联合国工作的经历告诉同学们,作为将来要走到世界各地的新一代,同学们要认同多元的文化、在不同文化氛围中相互尊重、包容团结;要懂得感恩,热爱自己的祖国,牢记自身的文化根基,关注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

       龙永图对北大附中国际文化节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表示,同学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看世界、认识世界。全球化进程千变万化,同学们要更多地学习不同文化、文明,成长为新一代具有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世界眼光、全球格局的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随后,各位领导和嘉宾共同上台启动北大附中第二届国际文化节,共同见证文化的交汇与梦想的起航。

       三位奥运冠军杜丽、庞伟和何冲与学生进行反应力互动游戏,将开幕式气氛推向了高潮。同学们和奥运冠军的竞技引发了现场的热烈反响;掌声、欢呼声响彻全场。

       三位冠军随后发表了激励人心的演讲,分享了各自的拼搏历程和感悟。庞伟表示,希望北大附中的每一位同学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不断超越自己,勇敢追梦,站上属于自己的奥运赛场。何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鼓励同学们只要不断超越自我、敢于挑战未知,人生就会有无限的可能。杜丽讲述了爱国情怀始终是奥运健儿心中最深的信念。每一次站上领奖台,运动员们都以为国争光而自豪。她叮嘱同学们无论未来走向世界的哪个角落,请记得将这份对祖国的热爱深藏心中,化为前行的力量,将祖国的荣光带向世界各地。

       北大附中党委书记王亚章为三位冠军颁发了北大附中“奥运风范大使”奖杯,感谢他们为北大附中体育事业、文化交流作出的杰出贡献。

       开幕式的访谈环节邀请到了普林斯顿中国中心的刘瑾主任、耶鲁中国中心的李恩佑主任与马校长就全球背景下的国际教育创新模式以及中美教育的比较为主题展开对话。李恩佑主任介绍了耶鲁大学学生应具备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她强调,全球化不仅带来机遇,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应积极推动跨文化理解与合作,让学生具备应对全球挑战的能力。刘瑾主任则表示,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快速迭代的社会,今天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可能很快就会过时。要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并勇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挑战。同时,有情怀、有理想,热忱服务社会,也一直以来是藤校对于学生的要求。

       马校长在讨论中表示,全球化的确加速了教育模式的变革,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教育的创新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多元文化理解力,还要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使我们的学生具备强大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帮助我们的同学们应对未来更加复杂和多变的世界。马校长还以自己在海外的学习经历为例,讲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被世界认同和运用。因此,国际教育创新不能忽视本土文化的根基。我们要扎根本土文化,走向世界,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又懂得传承中国本土价值观的学生。这种平衡能够让我们的学生在国际舞台上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文化认同,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多元文化的社会。

       北大附中舞龙舞狮俱乐部的同学们为现场的观众们献上了精彩的舞龙舞狮表演。表演不仅展示了同学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更是传递了奥运精神中的拼搏与团结。舞龙象征着神龙飞腾、国泰民安,而舞狮则寓意着驱邪避灾、带来好运。在今天的国际文化节上,中华传统文化与奥运精神交相辉映,彰显了北大附中学子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新时代精神。

       在热闹的舞龙舞狮环节之后,校领导陪同嘉宾们来到了校园,亲身体验了文化节的游园会。在师生们精心布置的各个展区,老师和同学们体验了来自世界各国的传统艺术、服饰与美食。游园会现场还设计了乒乓球、足球、射箭、篮球等奥运项目体验。同学们跃跃欲试,现场气氛热烈欢快,文化交融的氛围扑面而来。同学们不仅学习到了各国丰富的文化和特点,还通过互动交流,切身感受了全球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除了本次文化节开幕式和游园会,第二届国际文化节还包含“英文辩论赛”等丰富的系列活动。

       此次国际文化节既是对全球多元文化的深度探索,也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诠释。通过一年一度的国际文化节,北大附中为师生们提供了跨越国界、理解世界、交流互鉴的平台;展示了北大附中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面向未来的新时代领军人才的决心与坚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