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地理组韩忆楠、刘晶
审核:徐宏
2024年11月1日,教育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于第25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CACIE2024)期间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北大附中地理学科长、石景山学校党总支书记、特级教师刘晶与高一年级地理学科首席韩忆楠参加此次研讨会并进行了案例分享。
刘晶(左二)、韩忆楠(右一)
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政府组织联络委员会主办,旨在推动教育绿色化进程和提升社会各界的绿色意识与实践水平,共同探讨教育绿色化的内涵、路径与实践。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傅博主持开幕环节,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政府组织联络委员会主席尼克·纽兰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等嘉宾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我校刘晶老师和韩忆楠老师进行了“共筑绿色愿景,构建教师绿色化培养的多维度平台”主题分享。“教育绿色化”指的是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积极培养具有绿色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时代人才,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挑战。“教师绿色化培养”是指提升教师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绿色议题的认识和相关学术知识,使得教师有意识、有能力、有方法将绿色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从而提升绿色教育水平。
刘晶作案例分享
刘晶老师指出,北大附中培养目标中的“健康自信’“尊重自然”“勇于创新”“关爱他人”“热忱服务社会和国家发展”与绿色教育理念高度融合,而在绿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在引领绿色意识、塑造未来人才、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起到了核心作用。基于此,北大附中通过引入外部专家合作、大中贯通培养、学科专题教研、师生共同实践等方式,搭建多维度平台,助力教师在绿色教育理念、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提升。刘晶老师还分享了在学校在“斓殿”科学大讲堂、大学—中学地球与行星科学人才培养衔接研讨会、亚洲青少年交流项目、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研究员专题讲座、大中贯通课程《火山》、校外综合实践等活动中与绿色教育理念相吻合的相关内容,多角度展示了学校对教师绿色化培训的探索。
刘晶作案例分享
韩忆楠老师从教师教学实践、改进和迭代的角度出发,分享了北大附中教师在践行绿色教育理念、打造绿色教育活动中的课堂教学实践。她指出,学校通过社团、研究性学习课程和课程中的项目式学习等多种方式,鼓励各学科组教师打造多元化、跨学科的课程,在学科教学中融入绿色教育的内容。在指导学生进行绿色议题相关探究时,教师的绿色教育理念、前沿学科知识和绿色实践能力也不断得到发展。她还分享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地理农场实践课》、化学—地理融合项目《科学决策——海洋化工产业园的设计与选址》,以及带队与学生前往印度尼西亚开展研学等案例,展示了我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绿色探索。
韩忆楠作案例分享
本次研讨会北大附中的案例分享得到了与会嘉宾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会议结束后,与会嘉宾与我校教师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未来,北大附中将继续探索绿色教育和教师绿色化培训,为培养尊重自然、具有国际视野、面向未来的人才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