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请输入关键字
艺彩纷呈 荣耀绽放——热烈祝贺北大附中艺术社团比赛屡创佳绩
来源:树人学院 时间:2024-11-14

舞蹈团荣获北京市第二十六届学生艺术节舞蹈展演金奖

       2023年10月,北大附中本部舞蹈团与朝阳未来舞蹈团共同打造了《其实我...》这一原创作品,在北京市第二十六届学生艺术节群舞比赛中斩获金奖。      

       《其实我...》展现了每个人在自己的花样年华对被尊重、被理解、被鼓励的渴望和期盼。每个人都是一束光,相互温暖,彼此照亮。在这一刻,我们用舞蹈讲出每一位青少年心底的声音。


       我们在5月的盛夏与这个作品相见。每个周五,大家一起从傍晚练到天黑,教室里的汗水和笑声让舞蹈团的每一个人彼此愈发熟悉。5个月,200多小时,我们一直相互支持、陪伴,彼此成为最好的伙伴。

       在训练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会经历各种挑战以及付出大量的精力,但同时也会感受到成长和进步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舞蹈团三位老师指导排练:范蕊、章程、贝松阳

       最终我们以中学组最高分9.51的成绩取得了海淀区艺术节群舞比赛金奖,并进入北京市第二十六届学生艺术节斩获金奖。

       这次比赛是舞蹈团展示训练成果的舞台,通过这个作品向观众传达了青少年内心最真切的感受,让大家与我们共同沉浸在彼此温暖、彼此照亮的幸福中。每一次比赛,都是一次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的机会,舞蹈团未来会在发展的道路上更加坚定步伐,笃行致远。

混声合唱团荣获北京市第二十七届学生艺术节合唱展演金奖

       2024年5月22日,北大附中混声合唱团携手北朝未合唱团的部分精英成员,共同踏上了北京市第二十七届学生艺术节合唱展演的璀璨舞台。经过激烈的角逐与比拼,我校合唱团凭借卓越的表现,一举夺得SATB 2组的金奖,为北大附中再添辉煌篇章!

       从2023年12月开始,我校合唱团先后参加了中关村学区、海淀区级合唱比赛的选拔,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小组桂冠,成功晋级北京市级比赛。2024年5月,在指挥鲁月明老师与朝阳未来合唱团唐瑞泽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合唱团的同学们不仅团队协作与精神风貌上展现了北大附中人的独特魅力,同时在演唱技术和作品表达也赢得了评委与观众的一致好评,成功摘得北京市金奖桂冠。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合唱团同学们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北大附中艺术教育水平的一次有力证明。

北昆曲研习社荣获北京市第二十七届学生艺术节

暨2024年海淀区学生艺术节戏曲展演集体项目金奖

(一)喜获金奖

       近日,北大附中昆曲研习社26届许涵娅、27届康斯淳两名同学在北京市第二十七届学生艺术节暨2024年海淀区学生艺术节戏曲展演集体项目中荣获金奖。这则喜报不仅十分振奋人心,同时也对同学们和老师们前期的辛苦付出表示了肯定。

       北大附中昆曲研习社基于学生兴趣、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昆曲课程,此次参赛的《牡丹亭·游园》是社团重点学习、传承的一出经典昆曲折子戏,由湖南昆剧团团长罗艳女士亲授。这部戏讲述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跨越生死的间隔、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经典故事,表达了明代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生活的追求。

(二)幕后的故事

       获得金奖的背后离不开两位同学以及昆曲社魏菀老师和陆云雅老师的共同努力,更得益于湖南昆剧团团长罗艳老师的悉心传授,以及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瑾老师、王丽媛老师的耐心指导。在每次的昆曲加训课中,她们都会在老师们的指导下调整、完善自己的身段和表情,声腔也在反复练习中逐渐拥有了更浓郁的昆曲韵味,配合也愈发默契。为了能有更好的表现,师生们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反复练习,不放过能找到的每一个细节。正是这种持之以恒、永不放弃的态度和对美的追求使两位同学在台上大放异彩。

罗艳老师于北大附中昆曲研习社传授《游园》片段

王瑾老师于北大附中昆曲研习社教授春香身段

王丽媛老师为康斯淳同学讲解杜丽娘身段

(三)昆曲传承在校园

       两位同学的获奖不仅仅是个人荣誉,也为学校和昆曲研习社争光添彩,更体现出少年学子对昆曲艺术的传承和弘扬。未来的道路必然不会一帆风顺,这更要求学生们在面对困境时要保持初心,并且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学生在昆曲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绽放属于自己的耀眼光芒。

钢的琴影视工作室出品短片获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奖项

       2024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由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中国儿童中心、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联合主办,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备案的中国重要的国际电影节展之一,已成为国际化、品牌化的儿童电影文化交流合作盛会,更是国家推动中小学生影视教育的重要活动平台。本届影展设置“我爱我的祖国”儿童少年电影短片“金蝴蝶”年度推荐活动,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1500余部电影短片,经过专家的审看,北大附中钢的琴影视俱乐部创作的作品《春夏秋冬》荣获“创意年度推荐”奖项,《祖国与我》获“年度鼓励”奖项。

指导教师郝心悦(左二)在颁奖仪式领奖

       钢的琴影视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目前已累积创作70余部作品。作为树人学院艺术中心官方俱乐部,钢的琴影视工作室多次获得北大附中优秀社团殊荣,是校内最具代表性的影视工作室。

《春夏秋冬》短片画面

《春夏秋冬》拍摄现场

       真人定格动画短片《春夏秋冬》创作于2023年12月,导演王芷伊、摄影马天玥目前已升入高三,制片张艺帆已经升入大学。作为第十三届戏剧节开幕影片,《春夏秋冬》通过童话般的视觉呈现、巧妙的转场设计,展现了四季更迭的魅力,传递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未来,钢的琴影视工作室将继续保持创作的热情与质量,制作更多让观者有所共鸣的,且拥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影片。

戏剧社团「K Theatre」舞台剧《耀青春》荣获一等奖



       9月29日,北大附中戏剧社团「K Theatre」接到了中关村社区“中关村剧焦青春·戏剧竞赛”的演出邀请。近一个月来,社团全体高一年级成员在学长和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从构思到舞台呈现的全过程。

       本次演出的剧目《耀青春》以社团原有剧目《打野鸭》为基础,灵感源自成员们的真实生活。在戏剧教师王匡的引领下,学生团队全程负责了剧本创作、舞台设计、音乐演奏、灯光布置、道具制作、化妆以及宣传制作等各个环节。他们利用社团课程以及中午和放学后的时间,高效推进项目进度。

       从新生入校到舞台演出,短短两个月内,他们完成了北大附中由高一学生创作并演出的舞台剧作品。10月29日,团队进入剧场进行彩排;10月30日,在海淀文化小剧场成功演出,荣获一等奖和最佳组织奖的殊荣。

传承与共进,彰显教育理念

       在此次活动中,高年级的学长们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主动承担起指导新生的责任,从剧本的构思、台词的诠释到舞台表演的细节,悉心传授自己的经验和技巧。学长们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不仅帮助新生们迅速适应了舞台表演的节奏,也激发了他们对戏剧艺术的热情和兴趣。

       这种肥沃的“戏剧课堂生态”模式,充分体现了北大附中重视学生自主成长和团队合作的教育理念。在共同的创作过程中,新生们感受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学会了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提升自我。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能,也培养了责任感和领导力。

       通过这种传承与引领的方式,学校致力于营造一个互助友爱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在互相学习中共同进步。学长们的榜样作用和新生们的积极参与,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为社团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演出当天,北大附中多位校领导亲临现场观看,对学生们的精彩表现给予了高度赞扬。校领导们表示,学生们的创造力、团队精神和互助合作令人欣慰,学校将继续支持和鼓励学生社团的多元化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才华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