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请输入关键字
探索生物学研究前沿,开启生态保护新视野——参观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组学习活动
来源:生物学科组 时间:2024-12-19

       2024年12月12日,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大中贯通类选修课《保护生物学》的全体学生,在生物教师于璇、冀静、刘铭玉的带领下,来到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组,开展交流活动。这次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与顶尖科学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还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生物学、生态保护以及未来科研事业的浓厚兴趣。

李雪阳博士为学生们进行内容分享

       活动开始时,李雪阳博士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冰与火的对决:气候变化下雪豹与金钱豹的生存博弈》的精彩讲座。李博士通过生动的语言、翔实的数据和引人入胜的案例,深入探讨详细介绍了气候变化对雪豹与金钱豹栖息地的影响,以及这两种珍稀物种如何应对和适应新的挑战。此外也介绍了当地政府如何通过制定政策方案保障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学生们认真聆听,李博士的研究引发了他们的思考,学生们对研究方法提出了询问、对于可能的解决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表现出对这个话题的浓厚兴趣和思维的碰撞。

同学们认真聆听

       讲座后,保护生物学教授、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吕植教授与学生们展开了深度交流。吕教授以自身丰富的学术背景与实践经验,为学生们答疑解惑,讨论了保护生物学前沿科研成果和保护工作的最新动态,同时也结合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探讨了未来的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以及学习与科研的衔接问题。从微观的生物学研究方法到宏观的生态保护理念,吕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学生们纷纷提出问题,踊跃发言,展现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求与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在交流中,学生们不仅深化了对保护生物学的理解,还对未来生物学研究的广阔前景充满了憧憬。在活动的最后,吕植教授亲自为同学们签名并留下寄语,鼓励大家持续关注生物学的发展,并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

吕植教授准备给学生写寄语

       《保护生物学》选修课的开设,不仅深受吕植教授在北京大学亚洲青少年项目中开设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什么?怎么做?》课程的启发,更作为大中贯通课程的试点,成为连接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一座桥梁。

       吕植教授的课程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探索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设计参考。她以“为什么保护”“如何保护”这两个核心问题为引导,带领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意义和实际方法。这种方式,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也激发了青年一代对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成为我们在筹备《保护生物学》选修课时的重要灵感来源。

       作为大中贯通课程之一,《保护生物学》承载着将大学的前沿科学理念融入高中教学的使命。课程不仅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夯实生态保护的理论基础,还设计了多次课外实践活动和小组研究项目,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和应用保护生物学的知识。这样的课程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更为他们未来在大学及更高层次的生物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活动掠影

外出研学活动

全体师生合影

       保护生物学源自理论的积累和实践的启发,本次活动也是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鼓励学生理解并参与全球性环境问题中。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更深刻体会到生物学研究背后所承载的社会责任与时代使命。也强化了尊重自然、关爱生命的价值观,对于热忱服务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体会。这次经历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未来在更加广阔的学术与社会舞台上绽放光芒,为生态保护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推荐阅读:https://mp.weixin.qq.com/s/67H0OFaoqg3CpjFXZhyP0Q

编辑:刘铭玉

审核:于璇、冀静、李静

摄影:李宗厚(2026届正心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