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请输入关键字
科学教育新探索 | 元培学院高零年级跨学科研究性学习项目圆满落幕
来源:元培学院 时间:2023-03-10

      2023年3月8日,北大附中元培学院高零年级跨学科研究性学习项目圆满闭幕。

      本次研究性学习项目于2023年1月启动,从立项、中期审核、项目答辩到成果汇报,共历时3个月,旨在以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化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学科素养、跨界学习与创新实践的多重能力。本次项目不仅是同学们初步进行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尝试,也是高零年级全体教师一次跨学科大合作的教学探索。

▲ 闭幕式现场 ▲

      闭幕式上,获得一等奖的7个小组向高零年级全体师生进行了研究成果汇报展示。汇报以学科交叉与融合为主线,同学们采用演讲、朗诵、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为全体师生奉献了一场令人耳目一新的视听盛宴。

▲ 小组汇报集锦 ▲

      在精彩的汇报中,不同的思想交织碰撞,多元的理念相互融合,同学们以解决真实问题为导向,超越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实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意义关联与知识重构。

▲ 在座同学认真聆听,收获满满 ▲

▲ 顾春晖老师发言 ▲

      汇报展示后,衔接班顾春晖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强调了学科融合在新时代核心技术中的重要地位,鼓励同学们以学科学习为依托获取思想力与行动力。

      本次项目得到了学院和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闭幕式上,北大附中校长马玉国、副校长景志国、英语学科长胡湘华老师等校领导和教师亲临会场聆听同学们的汇报,并为获奖师生颁发了奖状和证书。

▲ 颁奖仪式 ▲

      马玉国校长在闭幕式上致辞,对同学们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结合自己的求学工作经历鼓励同学们进行跨学科探索,期待同学们在多彩的学科实践中寻找到自己热爱的专业与志趣。

▲ 马玉国校长致辞 ▲

      闭幕式结束后,参演同学与观众都给出了积极的反馈。王博思同学说:“初期我有过为了修改PPT和海报熬到凌晨的经历,但慢慢地我学会了专注、高效、有计划地完成每一项任务,研究性学习治好了跟随我好几年的拖延症。”夏志昂同学说:“通过研究性学习,我学会如何寻找有意义的选题,如何做到高效率的小组分工。汇报之前,我不懂任何技巧,经过张老师的点拨后,我逐渐领悟了一些演讲的精髓。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

▲ 全体合影 ▲

【关于北大附中元培学院与研究性学习】

      北大附中元培学院配套以贯通的课程体系和育人模式,四年制初高贯通课程和分层教学培养模式日臻成熟。

      元培学院创新人才培养课程注重激发学生价值感和内在动力、培养实践能力,让学科与生活融合,通过学以致用来提升学生学业进步的成就感。元培学院关注“大概念”的统领作用、注重创设真实问题情境、适时运用项目学习与常规课程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利用“大主题”打破学科核心知识领域的壁垒。有效的贯通课程对国家培养和储备具有笃定的理科志向、扎实的理论基础、卓越的创新实践能力的综合人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 以元培科创课程体系为例 ▲

      高中课程包含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荣誉课程,各学科均完成了课程资源积淀和线上化平台建设,提升了教师工作梳理和自我反思的能力,也推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对不同年级学生跨年级学习提供了支持。

在初高贯通的关键环节——高〇年级,建设了包含必修和选修的衔接课程体系。必修课程包括人文必修、理科必修、体育以及实践课程。选修课程包括人文选修、理科选修、学科竞赛以及艺术课程,此外针对衔接班学生开发了与学科体系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 元培学院高零年级课程体系 ▲     

      元培学院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包含多门创新实践类课程。相对于传统学习方式,研学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学课程注重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改变以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跨学科研究性学习项目   ▲

      在未来,北大附中元培学院将继续探索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路径,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元培学院是北大附中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的重要部门,学院现有教职工 48人,博士16人,硕士27人,30人毕业于清北,是一支充满朝气的高效能活力团队。在学院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元培学院取得了许多傲人的成绩,在此真诚感谢全体元培老师的辛勤付出,感谢他们为培养附中每一名优秀学子做出的贡献!

文案:元培学院

摄影:杨斯然、陈家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