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请输入关键字
大中协同科技教育新举措 | 北大水下仿生机器人创新实践基地正式启动
来源:元培学院 时间:2023-03-14

2023年3月13日上午,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与北京大学工学院合作共建的水下仿生机器人创新实践基地启动仪式在北大附中成功举行。这一实践基地的启动在贯彻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发挥水下仿生机器人在海洋科学与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为青少年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启动仪式邀请了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张通、工学院教授谢广明、工学院部分学生和工作人员参加。同时,北大附中校长马玉国、副校长景志国、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秦蕾、树人学院院长王冰、道尔顿学院院长曾瑶、元培学院院长助理李静、技术中心主任毛华均、科创负责人陈清伟、技术中心教师等到场参加启动仪式。

仪式中,主持人景志国副校长介绍了此次创新实践基地的背景,并邀请北京大学工学院张通副院长和北大附中马玉国校长分别致辞。随后,双方领导签署了合作协议,现场授牌并留影。仪式结束后,参加仪式人员前往南楼科创大厅参观了仿生鱼及教学设备展览。

据谢广明教授介绍,水下仿生机器人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在海底资源开发、海底环境监测、海洋科学研究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希望通过此次实践基地的建设,能够为北大附中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中国的海洋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此次水下仿生机器人创新实践基地的启动意义深远,将进一步促进北大附中与北京大学工学院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合作。今后,北大附中将依托此基地开展丰富的科创课程和活动,深化我校科创课程体系建设,为培养更多青少年人才搭建交流、合作与创新的平台,推动中国的水下无人系统科技创新发展。

【北大附中元培学院科创课程体系】

2023年2月27日,第三次学科长专题研讨会上确立了北大附中科学教育工作指导思想:

科学育人 学校把科学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

全员参与 教师树立科学教育观念,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科学方法

学科融合 开设学科融合类选修课和研学课程,搭建真实体验的科学教育平台

协同发展 充分利用北京大学、北京市科协教育资源,丰富科学教育工作体系

北大附中元培学院致力于培养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基础学科领域志趣笃定的人才,竞赛学习、深度学习、科技创新、跨学科研学是特色课程。

元培科创、研学体系包含丰富的内容,包含支持师生专业发展的学术空间、各类科技创新课程以及支撑人才培养的各类校外资源。

水下机器人课程作为科创课程体系中较为重要的一门课,充分借助北大工学院的教学资源以及硬件设施,为我校学生提供了创新平台。也是我校与高校协同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今后,我校将利用更多校内外优势资源,发展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