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请输入关键字
无线电国赛再创辉煌——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业余无线电通信社团斩获佳绩
来源:科学教育中心 时间:2024-08-09

       近日,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业余无线电通信社团在2024年8月1日至4日举行的“2024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通信锦标赛”中再创佳绩,荣获青年(高中)组团体一等奖,同时参赛队员也斩获16项个人奖项。

参赛同学与带队老师合影

李铭浩、张洗羽两位同学领奖

       在此次竞赛中,由社长李铭浩同学带领,由郭源琛,张希妍,李祎岚,王子盈,张洗羽,马翊伦,许舜淏共同组成的北大附中代表队首次参加竞赛。他们默契配合,展现出了扎实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基础和出色的应变能力,最终在对讲机常规通信小组赛中力压群雄,夺得了团体一等奖。此外,团队成员还在其他分赛项中获得了优异成绩,教练员高恺老师也荣获“优秀教练员”称号,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竞赛现场

       社团成员的成绩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与汗水。从接触无线电技术到熟练掌握,再到在竞赛中稳定发挥,社员们一步一个脚印,靠着勤奋与热情,迎来了今天的胜利。

同学们的日常训练

       业余无线电通信社团介绍:

       2023年9月24日,北大附中业余无线电通信社团正式成立。在这里,社员们学习无线电相关知识与法规,积极参与校园内外的无线电传播与接收试验。在2023年12月,首批社员成功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业余无线电台操作证书测试”,为他们未来的无线电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无线电社团不仅是一个技术学习的平台,更是跨学科知识融合的实践园地。社员们在这里学习电磁波传播、电离层反射等物理原理,也掌握了天线增益、太阳活动对短波信号的影响等知识。在社团活动中,学生们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能力,并在多次竞赛中屡获佳绩。

       无线电通信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在2008年汶川地震和2023年北京暴雨等灾害中,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设备为灾区传递信息,参与救援行动,展现出了强大的社会担当。这样的精神与意志,值得我们每一位青少年无线电爱好者学习和传承。

       业余无线电精神将继续指引着北大附中青少年无线电爱好者们在未来的学习与赛事实践中,追逐科技之光,探寻“无线”奥秘。期待更多的附中学子加入无线电社团,在这里共同探索、共同成长,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参赛同学感想:

       今年是我与业余无线电结缘的第四个年头,它是一个让我真切感受到学无止境的爱好。曾经看起来神秘无比的摩尔斯电码,如今被我熟练掌握,这是技术层面。人耳听不见的电波却能被机器接受并解译,这是理论层面。另外,刚刚结束的全国无线电通信锦标赛中的一个场面,又让我有新的收获。

       那是对讲机综合通联的竞赛,我与搭档相距800米进行报文交换。由于其他人的信号压制,竞赛开始的前五分钟我与搭档完全无法取得联系。我相信课堂所学的知识,只有坚持呼叫才有机会,千万不能急躁,最后通过调整天线的极化方向也成功完赛。这种竞赛是对精神的磨炼与技术运用的考察。另外,本次竞赛我们拿下了一个团体第一名。我是在这次组队后才更深刻理解每个团体奖项的来之不易。从组队拉人,到集体练习,再到竞赛0失误,它需要每一位队员的汗水和付出共同凝聚而成。这个团体奖项是给北大附中无线电社团一周年生日的献礼。

       总而言之,在无线电的学习道路上总能看见新的风景。最后,如果大家有兴趣与我们共同进步,有所收获,欢迎加入北大附中业余无线电社团这个大家庭!

——2026届致知书院 李铭浩

       在这个学期的无线电课里,我收获了很多。我原先对于业余无线电的一些理论知识较为了解,但缺乏实操经验,没能将理论知识实际应用于通联活动之中。在对讲机常规通联赛中,我打开了电台的前置衰减器,增加了电台对信号的选择度,在临近频率的强信号干扰下保持与统练对象的良好交流;在此次对讲机综合通信赛中,搭档距离我有近1公里远,信号衰减严重,并且被周围的手台发出的信号所遮盖。在勉强取得通联后,我与搭档约好换为干扰较小的备用频率,并让他把天线横过来,变为水平极化——这样可以对其他使用垂直极化的干扰信号在天线处产生3dB以上的衰减,并且不影响我与搭档的通信。果然,如此操作之后干扰信号显著降低了。对讲机通信看似非常简单,只需要按住通话键与队友通信即可,但实际操作之后才能体验到问题,并且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短波电台相较对讲机通联范围更大,但同时操作难度也更大。由于短波通信依靠电离层反射,所以其受环境影响很大。同时,城市中短波信号的背景噪音也远高于对讲机使用的UHF频段,可达20dB(折合噪音强度高了100倍)。这些都造成了短波电台使用的困难。在本学期的课上,我实践了短波电台的操作,对一些天线的发射特性(如最大增益方向)等有了体验,并且找到了一定的规律;城市中常常有来自各种电器的无线电波干扰,通过一学期的体验,我大致找到了干扰源的规律,并在通联时避开干扰源并利用电台中的抑噪功能降低某些种类的噪音。我仍难忘那个周五的晚上,我们用着一部短波电台,一块电池,一副天线与南美洲乌拉圭的业余电台CX5FK不依靠任何中继与基站,直接通联上时的喜悦。

       曾经有人问过我,你们无线电台通联只交换呼号和信号报告,不就是相当于ping了一下网络上的网站,也没有和别人聊天之类的。这有什么乐趣呢? 现在想来,业余无线电操作员更加类似于网络工程师,而非单纯的上网者。对于上网者来说,他的乐趣可能在于网上冲浪,在于聊天、看视频。但对于网络工程师来说,克服自然的困难,设备的困难,成功建立通信的一刹那,他就是幸福的。业余电台也是一样。

       “我们决定在这十年间登上月球并实现更多梦想,并非因为它们轻而易举,而是因为它们困难重重。因为这个目标将促进我们实现最佳的组织并测试我们顶尖的技术和力量”——《我们选择登月》,肯尼迪,1962.9

       在新的学年,愿大家与我们一起,克服自然的重重困难,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与各自的经验,与他人通信,与友台通联,在克服困难中获取幸福。欢迎大家加入北大附中业余无线电社团!

——2026届致知书院 张洗羽